111111111
66666666
 

评估工作简报(第二十一期)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2023-03-05 14:40

评建工作简报

第二十一期

 

 

主办:发展规划与评建办公室                     20233月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瞄准目标,竭尽全力奋力冲刺
真抓实干,对照问题细致整改

 

2023年2月10日,我校教职工全体返岗。为迎接今年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专家组进校检查,全体教职工在寒假结束后,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深入教学工作中,实现了新学期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召开教职工大会

虎振雄风留浩气,兔迎盛世启新程。为部署2023年春季学期重点工作,进一步凝心聚力,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2月10日上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23年新学期教职工大会在学校三教报告厅举行。会议认为今年是我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决胜之年,要从两方面来更好地推进相关工作:一是以平常心、正常态和高度的责任感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二是探索目标管理、目标考核新机制,开创人人奋进争先新局面。会议重点传达了学校2023年工作要点,并重点强调一是师资队伍建设。全体教师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贯彻“一训四风”精神,严格教学纪律,落实好“五带”,严格执行教师课堂教学“六要”。学校将进一步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职称评审条件,推进教师聘期考核;二是教学工作开展。各学院要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大力开发实验项目,推进乡村振兴和产业学院相关工作,加强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考核,完善各类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做好2023版培养方案和新学期的考务工作、学科竞赛、教学信息化、教学运行、教学科研建设与管理等,教师要学习和执行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三是学生工作管理。要持续推进学风建设,规范学生行为举止,继续开展学生“三带”专项行动,同时推进美好生活社区建设,加强寝室文明、文化和卫生建设。会议要求,全体教职工在2023年要明确“一个主题”、把握“两个重点”、强化三个体系、加强“四个建设”。一是明确“一个主题”,稳步推进年度工作。2023年年度工作主题是“科技 品质 成果”,要有效应用科技手段,全面提升品质,有效呈现教育成果;二是把握“两个重点”,有力保障学校发展。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大招生”工作;三是强化三个体系,全面夯实发展根基。强化人才强校体系,强化教学质量体系,强化学生管理体系;四是加强“四个建设”,有力推进学校发展。狠抓队伍建设、作风建设、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会议号召,校内各单位要认真谋划、系统推进2023年度的各项工作,以滴水穿石的毅力,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共同创建更加美好的武工院。

二、新学期学术交流活动拉开帷幕

为推进我校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营造浓厚学术氛围,2月10日下午,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了2023年首期武昌讲坛。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专家、湖北大学乡村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李志飞教授和首届“最美慕课”全国一等奖获得者、国家级一流课程《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负责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李江敏教授应邀来校作专题报告。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专家、湖北大学乡村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李志飞教授作题为《乡村振兴与特色专业建设》的报告。他从正确认识我国城乡关系的变化、乡村社会本身的转型、乡村发展资源及其转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区别等四个方面来解读乡村振兴,并指出人才振兴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针对当前乡村人才总体数量不足、结构需要优化、人才流失严重、特色人才缺乏等问题,他建议加强城乡规划、智慧农业、农村发展、旅游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建设。

首届“最美慕课”全国一等奖获得者、国家级一流课程《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负责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李江敏教授作题为《国家一流课程建设》的报告。她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背景、课程建设的政策文件入手,结合《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课程建设过程,分享了“金课”建设的总体设计、内容提炼、课程拓展应用、课程持续建设等方面经验,指出了课程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思路。她强调,课程建设是情怀所在,需要教师从知识总结、文化传播、社会服务的高度全身心投入。

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伦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是两场高水平的讲座,对我校教师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带来了很多启发,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怎么培养人才,怎么为地方经济服务,怎么开展乡村振兴,是我们未来思考的重点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进一步开展更加丰富的相关指导工作,帮助教师高质量开展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不断提高课程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至臻学术交流周活动于2月27日至3月3日在我校举行。40余名湖北地区高校的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们和艺术设计行业的专家、同行汇聚我校,共同参与至臻学术交流周活动。本次至臻学术交流周活动包含了“2023第七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荆楚文创命题赛全国评审会”、“艺术与传媒学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交流会暨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企业调研会”、“至臻讲堂暨知名学者学术讲座”、“武汉美术培训学校校长论坛暨基础美术教育改革前沿交流会”等环节。我校举办此次活动,既有利于提高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的艺术设计创作水平、加强与其他高校的设计教育教学成果交流、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同时也借此机会向湖北省各大高校展示我校的艺术实力,扩大我校艺术类专业在艺术领域的影响力。在活动举办期间,还可以让学校师生近距离与到会的专家学者共同交流探讨,建立合作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艺术与传媒学院相关专业学生的艺术设计创作水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三、召开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研讨会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立足地方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学校于2月15日,我校在综合楼1210会议室召开了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研讨会。各学院院长重点围绕近五年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情况、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契合度、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契合度、人才培养方案的规范性五个方面进行了汇报。会议指出,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指导文件,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部署。要将数字化教学、国际化育人氛围、质量文化等理念融入培养方案中,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专业素质优良、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学院将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做好研究论证,形成更加全面深入的报告。会议认为,各学院要进一步组织专题研讨,加大调研力度,完善调研报告,在国际化育人特色如何融入到专业和人才培养过程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并就全球胜任力课程、通识部分课程、实践性课程提出了相关建议。会议强调,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契合时代发展的特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并针对人才培养中如何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建立专业群核心课程、如何进行实践教学对接企业行业人才需求提出了相关指导意见。

四、举行圆梦计划团队表彰大会

为传播青春正能量,表彰先进,鼓舞士气,2月17日下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圆梦计划团队表彰大会在学生事务中心311会议室举行。自2015年在湖北恩施的建始县开展第一次活动以来,这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公益团队每年寒暑假都去往全国各地寻找愿意拍摄的老年夫妇,聆听他们的故事,为他们补拍婚纱照,弥补年轻时的遗憾。团队先后荣获2022年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武汉楷模等荣誉。省委宣传部拟命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圆梦计划”团队等23个单位为“第八批湖北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加大了第二课堂的改革创新力度。不断鼓励学生参与包括圆梦计划在内的,如公交地铁志愿服务、军运会、亚锦赛等形式多样的国际国内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了“横向互动、纵向联动、辐射式推动”的工作模式,不断探索新时代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打造实践育人新平台,调动了广大师生积极性、主动性,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和个人成长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新型的实践育人共同体。

五、新学期线下教学“第一课”大检查

为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保障教学秩序,2月20日上午,学校全体校领导带领发展规划与评建办公室、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中心及各学院负责人走进各教学楼与图书馆,深入课堂,对教师授课状态、学生听课状态、教学设施设备运行状况以及教学保障情况逐一进行全面检查。全体领导干部听取新学期第一课是我校的优良传统,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新学期工作中,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将继续以教学工作为核心,不定期开展教学检查和督查工作,不断加强教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氛围,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希望在新学期,全体师生振奋精神,满怀热情,完成新学期一系列教学和学习目标,展现新学期新风貌。

六、开启校地合作新篇章

为进一步深入实施“五区”战略,促进区校合作发展,2月24日,《江夏百景图》《江夏水》版权赠送签约仪式在4所高校同步举行,主会场设在武昌职业学院,分会场设在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武汉学院、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我校表示,将紧密配合江夏区政府,落实好大学生知江夏、游江夏、助江夏、投江夏、留江夏。同时,学校将发挥专业特色优势,立足江夏,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共同缔造计划,建设好美丽江夏。学校与江夏区区校合作发展促进中心已达成相关合作意向,双方将携手共力,继续加强合作交流,构建和谐共赢的校地命运共同体!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06 17: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