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1111
66666666
 

人文学院思政课程大讨论 : 挖掘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育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2021-11-09 16:13


11月中上旬,人文学院各系与教研室纷纷召开思政课程大讨论会议,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之中。

11月9日上去,学前教育专业全体教师在1号教学楼209召开会议,围绕“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主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会上,老师们结合学校情况,从“课程思政”概念由来、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主要精神等方面,作课程思政解读。分别结合各自的教育教学实践,从不同的角度谈了他们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思考和探索、经验和具体做法教育系教师们对思政课教学改革有了重新的解读,同时对于教学手段有了形式多样创新思路和方法,借助教育信息技术,强化课程育人功能,通过建立课程思政研讨和公开示范课制度,大力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营造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着力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人文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于2021年11月10日在一教305教室举行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教研活动。夏露老师首先结合《发展心理学》课程分享了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农永艳老师提出自己在教学设计时注意,讲思政元素巧妙穿插在教学其中,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卫佳仪老师建议在挖掘课程内容,知识掌握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也可以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来融入思政元素。高亚男老师提出,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可以邀请名家名师来校指导,以此引导教师积极投身到课程思政建设中去。


为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人文学院英文系于11月10日在教1-302积极开展了思政教学研讨交流活动。本次研讨交流会由孙川慧老师主持召开,围绕“思政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及实施办法”这个主题进行了全员大讨论。英专教研室的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现场讨论氛围十分热烈。教师们决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让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有老师提出,对于专业课堂的思政教学设计,我们要润物无声,结合实际将思政融入专业知识体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效果更加直接。还有老师也发表了看法,认为除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教师自身还应拥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学习功底,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110日下午,人文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在一教303组织召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王莹主持,大英教研室全体老师参加会议。本次研讨会围绕为什么要开展课程思政,怎样开展课程思政,如何评价课程思政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房明星老师以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设计为例,给大家讲述了她如何以实现思政元素的融入为点、以增强章节之间的内部联系为线、以进行课程总体规划为面,实现“思政课程”的教学设计。最后,新教师代表涂志凤作总结发言,她说:“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本次研讨会,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做足功课,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立足学科的学术内容,巧妙地将课程与思政相结合;以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等丰富形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成效。

11月10-15日,人文学院中文系开展了线上线下“课程思政大讨论”活动。大讨论的内容主要围绕什么是课程思政、为何要进行课程思政、怎样开展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与教师个人发展的关系等进行深入讨论交流。本轮活动由中文系主任杨敏艳主持,汉语言文学专业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全体教师均参加了此次活动。教师易祁从她本学期所担任的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出发,分享了她在专业课程上进行思政教育的心得。她表示通过对现代作家生平经历及代表性作品的介绍和评析,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严为认为课程思政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教师必须经常思考如何让课程思政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受益终身的一门人生必修课,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对学生一生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做到这一点,课程思政教师自身必须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和一颗仁爱之心,成为一个“四有”好老师。

通过本次研讨会,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做足功课,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立足学科的学术内容,巧妙地将课程与思政相结合;以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等丰富形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成效。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06 17: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