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经管学院于11月10日下午在综合楼807会议室召开了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研讨会,各专业分别派了代表发言。
经济系主任洪丽君老师介绍,金融学专业的中国金融史、中国金融科技快速发展、金融市场及金融业务风险等内容,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和革命文化元素,体现了党和政府在金融领域的科学治理智慧。老师们可以从中凝练出爱国主义情怀、理想信念、四个自信、职业操守、社会责任、绿色发展、核心价值观、道德品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
财会系张敏老师分享了在《经济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等课程中挖掘课程思想元素的方法。以典型案例为立足点,讲述我国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我国在保护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做出的努力,精炼出“绿色发展“、地方特色”等思政元素。同时,在讲述《会计职业道德》、《税法》等课程时,以现下娱乐圈个别明星偷税漏税的现象为引,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落脚点在时政、职业道德上。
工商管理系主任文薏涵老师提到,对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授课老师要转变理念,注重自身素质培养,提升授课能力。可以采用学科前沿激励法以及“互联网+“的教学手段,多运用互联网资源的优势,运用长江雨课堂、英华在线等一系列线上教学方式,达到多手段进行思政教育的目的。
经济系李芝兰老师认为,从时政中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问题中,可以凸显出我国解决经贸问题的中国智慧,国家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李老师还谈到,可以采用令学生收集、分享相关案例的教学方法,拓展思政教学的模式。
经管学院涂淼副院长认真听取了各专业代表的发言,肯定了教师们对于相关专业课程思政的思考与观点。涂院长还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他说道:“课程思政并非一定与政治相关,更多程度上是一种‘正能量’的传达。身教大于言传,我们每位老师都要用自己正面的言行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润物于无声。”
会议最后,经管学院胡晓峰院长总结表示,各专业要将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与经管学院“一师一优课”结合起来,每位老师按照“优课”建设的要求,组织课程小组对每一门课、每一章节的思政元素等进行讨论分析,如实记录每次教研活动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融入思政元素,培育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